我们的眼睛和面部表情可以揭示很多信息,为公司提供丰富的见解,了解我们对商场中某些品牌或产品,甚至特定的在线教育课程的反应。
Entropik Tech 和 Mad Street Den 等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 (AI) 来衡量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反应。
Entropik Tech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njan Kumar 使用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情感人工智能 (Emotion AI)来捕捉情绪和面部表情的数据点,并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见解。
例如,在教育领域,60 分钟和 90 分钟的视频会议可能 WhatsApp 数据 会让人疲劳,老师会失去对学生的注意力。“虽然市场上的远程学习内容数量很大,但它们的有效性尚不明确。情感人工智能有助于了解疲劳、注意力和参与度水平。我们分析学生和老师的面部表情和声音,为公司提供解决方案,”Kumar 说。
在线学习独角兽 Vedantu 是他最
大的客户之一。Entropik Tech 于 6 月为 Vedantu 实施了情感 AI 解决方案。Kumar 表示,在线学习的需求正在稳步增长,由于新冠疫情,该行业已从线下教学大规模转向远程教学。
Kumar 表示,其他正在实施情感 AI 的关键 CN号码 行业包括客户服务、销售和娱乐,Entropik 目前与 Flipkart、Viacom18、CavinCare 和 Tata Consumer Care 等公司合作。难怪他对自己公司“自 2020 年以来收入增长了四倍”感到兴奋不已。他将这种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疫情,疫情迫使各行各业都采取远程运营。
Entropik 并不是唯一一家
印度初创公司 EnableX.io 去年推出了面部人工智能和分析功能,作为其通信平台即服务产品的一部分。该公司提供情感智能作为其面部人工智能服务的一个关键方面,该服务旨在分析顾客的面部表情,让零售商了解哪些产品可能引起共鸣,哪些产品不会。
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 Mad Street Den 是该 定向营销如何在电子商务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 领域的另一家公司。该公司为零售业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通过有针对性的产品提高销量。该公司的产品名为 Vue.ai,通过跟踪购物网站上的使用模式来研究用户行为,并将其映射到产品数据库以改进推荐购买,从而提高销量。
在全球范围内,情感 AI 业务越来越受欢迎。全球最大的企业之一是 Affectiva,该公司于 2009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 (MIT) 媒体实验室成立。2021 年初,瑞典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公司 Smart Eye 以 7350 万美元收购了 Affectiva。除了现有的使用情感 AI 工具帮助品牌提高销量的产品外,Smart Eye 还寻求在 ADAS 系统中使用该技术。
其他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情感人
工智能产品的大型初创公司包括上海的 Emotibot Technologies,该公司为医疗保健和教育等领域提供情感识别机器人。Emotibot 在最近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3140 万美元,以扩大其产品基础。
尽管如此,尽管情感人工智能并非新鲜事物,但这项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它旨在识别和理解人类对产品或服务的反应,并以分析的形式向产品销售商和服务提供商提供这些数据,以提高收入。
情感人工智能的使用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B2B 市场情报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 的一份关于情感智能使用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数字化计划数量的增加,促使公共和私营企业部署基于情感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这导致了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这些模式可能会将情感线索用于业务流程。”
报告称,到 2026 年,情感人工智能市场将以 11.3% 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增长至 37.1 亿美元。报告称,越来越多国家的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规则正在抑制情感人工智能产品的增长。
去年 11 月接受 News18 采访时,EnableX.io 的 Gupta 声称情绪识别服务不会在互联网上识别或跟踪个人,尽管企业可能会使用此类服务来保留与客户相关的情绪数据,以便将来推荐产品。EnableX.io 使用其 FaceAI API 来分析和测量面部表情,为现场销售或客户服务提供商提供实时客户情绪分析,帮助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客户服务。
Entropik 的 Kumar 表示
他的服务数据来源于 6000 万个人,这些个人已通过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表示同意。“我们不处理任何视频图像或数据,我们提取的数据是情感层面的数据,不包含任何个人数据或信息。”
Kumar 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品牌会向我们介绍他们想要瞄准的人群,然后我们会从我们同意的受众群体中挑选出这部分人进行测试。当他们试用产品或服务(例如广告)时,我们会记录他们的注意力、参与度和其他指标,并将数据发送给品牌进行审核。”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情感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建设者似乎对其在广告和娱乐领域的应用充满热情,但并非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如此热情。
奥美印度首席创意官 Kainaz Karmakar 表示:“作为一名创意专业人士,这很可怕。创意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只有凭直觉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广告研究早已存在,许多公司都在使用它。然而,创意人士总是对此持谨慎态度。”